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放疗是乳腺癌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术后放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放射治疗所使用的放射线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负效应,从而对乳腺癌放疗结果产生消极影响。
乳腺癌的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癌的放疗包括2个方面:
1、保乳术后的放疗,按照目前的临床指南,保乳术后必须要做放疗,放疗的区域是全乳加腋窝。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主要包括瘤床、腋窝淋巴结以及锁骨上窝。如果合并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而且转移的数目比较多,需要做锁骨上窝的淋巴结区的预防照射。如果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锁骨上窝不需要照射,这是照射野。
2、放疗的剂量,术后辅助放疗剂量在50GY以内,也就是25次,然后进行瘤床加量,大概是10GY,也是分5次来进行。
除了这两个方面,放疗也是有一些禁忌症的。
1.保乳术的绝对禁忌证 2个或2个以上原发肿块不在同一象限,伴有弥漫性微小钙化,腋窝淋巴结多发转移或融合成团,病理发现有广泛导管内癌成分,切缘不净者,妊娠患者。
2.保乳术的相对禁忌证 肿瘤最大直径>4cm,2个或2个以上肿块位于同一象限,肿块位于乳房中央区,乳房体积过大或过小。有血管胶原性疾病病史者
当然在放疗前患者要做到一些准备,会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交待注意事项,以获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2.全身准备 治疗前全面进行检查。有贫血则要给予纠正,有全身感染者要给予治疗,有合并症者也要给予控制。治疗过程中,让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从各方面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3.局部的准备 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控制感染。
体外照射是由体外辐射源辐射引起的,区别于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引起的内照射。外照射分为两类,一是低剂量率、小剂量水平下的持续照射,二是中、高剂量率、大剂量水平下的短时间照射。
人体所受的辐射,主要是由天然辐射源引起的,由人工辐射源引起的辐射所占比例很小。外照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低剂量率、小剂量水平下的短时间照射。二是中、高剂量率、大剂量水平下的短时间照射。中、高剂量率的全身照射的危害最大,但对过量的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引起的慢性损伤和晚期效应要引起注意。
对于体外照射的防护,可采用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和屏蔽防护三种方法,即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控制受照射的时间和采用屏蔽来对辐射进行防护。距离防护是既简单又有效的防护方法,因为人体所受的剂量与其和放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最后跟大家强调一下注意事项,在手术过程中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放射治疗不需再皮肤上加填充物,另外改良根治术或局部晚期乳腺癌做胸壁或乳腺照射时,需在皮肤上加填充物,做锁骨上和乳腺或胸壁照射时,应该注意采取措施避免两野邻接处的重叠,放射并发症有皮肤损伤和皮下组织纤维化,乳房纤维化。
乳腺癌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不同时期的病情是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但如果选择乳腺癌保乳手术,在术后必须要进行放射治疗,但是在做放射治疗之前需要做6~8个周期左右的化疗,化疗结束6个月之后就可进行放射性治疗,这样能够降低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等情况。
因此,对于保乳术后的患者,如果不需要做术后的化疗,建议放疗在术后的8周内进行,也有部分保乳患者,术后需要做辅助化疗建议术后放疗的时间是在化疗结束后的1个月之内开始进行。但是如果患者手术切缘阳性,或手术切缘离肿瘤很近,或手术切缘不明确的情况下,可能放疗要提到化疗的前面来做,放疗结束以后再做化疗,对于乳房切除术后的患者,放疗的时间和保乳术后的患者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