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2017年中国居民310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2012年,在中国成人所有膳食因素与估计的心血管代谢性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中,比例最高的是高钠摄入占17.3%。高盐(钠)的摄入能够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的发病风险。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2015年调查显示,家庭烹调用盐摄入量平均每人每天为9.3g,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患有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的人们而言,降低盐(钠)摄入的确能够降低血压水平以及脑卒中、胃癌的发病风险。然而,长期保持少油少盐的饮食习惯,真的会更加健康吗?
盲目少油少盐有什么危害?
事实上,油和盐都是人体必须有所摄入的,盲目少油少盐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油脂可以提供热量,也能提供必须脂肪酸,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烹调食物的香气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不建议食用油炸食品。建议拌炒时,推荐选择植物油,和食用坚果种子类像是花生、芝麻。至于糖,可以作为身体热量来源,增加风味,让人愉悦。适度食用没有问题。
长时间不吃油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
1、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因为油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和代谢。如果一点油不吃就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代谢和利用的障碍,进而会引起众多营养素缺乏的症状。
2、人不吃油会造成能量的欠缺,因为油脂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如果不吃油会造成能量的欠缺,而引起营养不良。
3、人不吃油有可能造成体内生化代谢的紊乱,因为油脂参与了体内众多的代谢,如果欠缺油会让体内的生化代谢紊乱,而危及身体健康。
盐并不是洪水猛兽,也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营养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含碘、钾、钙等元素,具有保持体液平衡、介导神经传导和参与肌肉收缩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应当要少于6g。对于严重高血压患者和钠敏感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适度控盐确实必要。
但是盲目“低盐”饮食也有一定的隐患:
1、血压高低,看敏感性
在摄入同样多盐分的情况下,有的人血压只升高一点,有的人血压却升得较高(可能存在尿钠排泄障碍)。这类摄入盐后血压升得高的人群,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
“盐敏感者”需要严格控盐,一旦吃盐过多,就容易患上高血压。如果已患有高血压,则会使血压升高。其中的原理,应该是“盐敏感者”从尿中排掉过多的盐会比较困难,多余的盐吸收水分进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加,致使血压升高。
不是“盐敏感者”的人群,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坚持低盐饮食。当然也不能无限制地多吃,毕竟“盐多必失”嘛!
2、低盐饮食,并不是越低越好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人体内可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尤其是钠离子,对我们身体保持整体的液体平衡,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维持神经细胞的电脉冲等过程都必不可少。
我们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保证足够的钠含量,才能维护体内物质的平衡。
3、低盐饮食对老年人的危害
低盐饮食的老年人经常口渴,没有食欲,从而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跌倒是老年人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跌倒一次,并且可以导致并发症、永久性残疾或者死亡。
更可悲的是,研究表明,需要辅助生活的老年人几乎都被给予低盐饮食,由此跌倒和骨折的几率是正常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的三倍。
所以,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不能吃的过于油腻,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油和盐,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好地恢复。
本文作者: 陈志炉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