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也不是所有的发烧都是正常的表现,有些时候癌症也会引发发烧,而且还会有不正常的高烧,在用了抗生素后也不会有任何效果,等到发烧症状消失后还会有肿瘤肿大的现象,这个时候要引起注意。
发烧本身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实发烧本身也是一种对疾病的防御反应,当然有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有些时候发烧也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些时候发烧也是说明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在发烧的过程中,血液中的白细胞逐渐增多,就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癌症发烧到底是什么规律呢?
一、不正常高烧
癌症导致的发热,甚至高热的症状,有些经过检查后并无任何效果,多数由发热引起的疾病伴有白细胞升高,甚至还会出现红细胞沉降加快。
二、没有感到冷
癌症导致发热,多数病人可能感觉不到冷,但感觉内热比较高,体温一般在37.5-38度之间,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三、冷却失效
如果癌症导致发热,抗生素及抗过敏药物对癌症发热症状并无明显影响,这时就要注意了,虽然抗癌药物能起到降低发热的作用,但这并不是导致癌症发热的主要原因。
四、先来
很多病例中,癌症导致的发烧常常是最初的症状,然后是肿瘤增大。在临床上,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烧,提醒病情。出现发烧现象的原因其实很多,有很多种原因。首先,癌细胞影响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另一方面,多数病人会因肿瘤本身或治疗而降低免疫力,尤其是白细胞水平低的病人。特别是白细胞水平低的病人,发烧常常是由于感染导致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要尽快进行治疗,否则对个体的病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可能延误治疗。
肺癌晚期多发脏器转移,肿瘤负荷较大,肿瘤细胞新陈代谢很快,肺癌细胞坏死后释放的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引起癌性发热,多表现为反复、不规律性低热,体温可高于37℃或38℃,但少见超过39℃。癌性发热的诊断其实是排他性的,临床上通过详细的评估检查,排除其他感染性的、药物性的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之后,才可以考虑是癌性发热。癌性发热的特点第一是低中度发热,一般没有寒战、出汗等表现。第二,它的发热与心动过速不成比例,心率可以在正常水平。第三,癌性发热对非甾体类的消炎药、退热药物,效果较好,但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西乐葆口服,温度不太高时尽量物理降温。
肺癌晚期病人合并感染极其多见,中央型肺癌出现感染性发热的几率高于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阻塞主支气管引起肺不张,痰液无法及时排出继发感染,这就是常说的阻塞性肺炎。病原微生物多种多样,可能是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等。一般体温较高,可以超过39℃,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通常会超过100mg/L,降钙素原明显高于正常。肺癌晚期感染性发热通常合并咳嗽及咳痰,常规需要进行痰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血培养也是常规检查项目,此外最好进行真菌G试验和GM试验检查,明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
发热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感染,所以单纯退热效果差,体温会反复升高,必须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合并严重感染时最好不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虽然能快速退热,但容易使感染无法控制。肺部感染存在时,痰液中的营养物质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所以有效的排痰同样重要,可以进行体位排痰、雾化吸入及药物化痰,在体力尚可的情况下多翻身、拍背及下床走动。
部分晚期肺癌病人在放化疗之后出现发热,尤其要注意是否是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时,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合并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疗上除了抗感染治疗,还需要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
发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患者负氮平衡,逐渐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出现恶液质,所以反复发热肺癌病人一定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并补液补钠补钾,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肺癌晚期反复发热患者预后往往比较差,但是通过综合的治疗手段以及对症处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本文作者: 盛勤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