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问:“去年我确诊肝癌后,一直很配合治疗,身体指标也一直处于正常水平,但最近复查发现血清甲胎蛋白(AFP)又升高了,是肝癌复发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AFP和肝癌复发之间的关系~
一、AFP是什么?
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胎儿血液中浓度较高,但在出生后,婴儿体内AFP的含量就会慢慢下降,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的时间内,白蛋白取代AFP,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普通成年人血清中AFP的水平是低的。
AFP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在正常人的呼吸、消化、生殖、泌尿等系统广泛分布。当肝细胞受到肿瘤刺激,肝脏便重新合成AFP,导致AFP升高。根据这一原理,AFP可以作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当AFP≥400ug/L提示存在原发性肝癌,并且是肝癌诊断的辅助标准。
AFP作为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两个特点
1、特异性,当AFP超出正常值时,可以作为判断肝癌的辅助标准,但对于其他肿瘤,AFP则不具备这种特异性。
2、敏感性,有80%的肝癌患者对AFP具备敏感性,这些患者的AFP水平会明显升高。
肿瘤患者的标志物水平改变的意义?
当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且持续一段时间,说明肿瘤处于抑制状态,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当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升高,往往提示肿瘤内大部分癌细胞被抑制,但仍残存部分未被彻底清除的癌细胞,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当肿瘤标志物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或持续性升高,通常提示出现肿瘤复发,需要及时检查。
二、那么,AFP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复发了吗?
虽然我们说当肿瘤标志物处于较高水平或持续性升高时,提示肿瘤复发,但不能说明一定是肿瘤复发。AFP是肝癌存活和生长的分泌物质,具有监测和预警作用,但绝不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纯以AFP作为肝癌病情诊断的唯一标准。
因为AFP升高,与肿瘤性、非肿瘤性、生理性这3种情况有关。
1.肿瘤性:原发性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睾丸癌、恶性畸胎瘤、肺癌均会导致AFP升高。尤其是肝癌患者,当AFP升高,一般提示肝癌复发。
2.非肿瘤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等良性肝病患者血清AFP水平会升高,AFP升高的原因与肝细胞坏死和再生程度有关。熬夜会损伤肝脏,导致AFP升高,因此在AFP检测前一天不要熬夜,11点前入睡,尽量避免进食油腻、刺激食物。酒精会加重肝细胞负担,引起AFP升高,建议AFP检查前3-7天禁止饮酒。
3.生理性:AFP由胚胎干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AFP较多,可以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体血液,所以妊娠期孕妇AFP会升高,这是AFP生理性升高。所以孕妇的AFP化验单,其AFP标准值是不一样的,因为AFP的标准跟怀孕周数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AFP升高不能说明肿瘤一定复发。尤其是单次AFP的小幅波动,没啥意义,一般需要以连续的、动态的AFP变化趋势作为判断依据,另一方面,AFP作为肿瘤标志物有时会出现一些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现象,还要排除AFP非肿瘤性和生理性升高的原因。
三、AFP升高了该怎么做?
1.及时复查,明确病情:及时就诊,进行全身CT或PET-CT检查,通过影像检查结果明确肿瘤的进展情况。若不幸确实存在肿瘤复发的情况,认真听从医生的判断和建议,积极治疗;若AFP不是肿瘤复发转移导致的,应该安心、按部就班进行日常康复治疗,并向医生咨询AFP升高原因。
2.调整心态,正确面对:部分肿瘤患者一旦发现AFP升高后,会各种担忧,给自己很大的精神压力,过大的压力容易会严重影响病情,不利于治疗和康复。因此肿瘤患者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AFP升高的情况,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积极进行治疗。
3.了解咨询,病友互助:肿瘤患者应该多和病友交流沟通,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的不良紧张情绪,也能够更好的了解肿瘤相关知识和抗癌的相关经验,有助于自己选择更恰当的后续治疗方式。
4.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对于乙肝患者、丙肝患者或者任何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癌诊疗规范,应该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和AFP的检测。如果AFP数值升高,尤其是持续性升高,应该及时进行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早期明确诊断肝癌,尽早治疗。
本文作者: 廖韶民 海宁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