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健康资讯  >  诊断治疗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关节痛是怎么回事?

在女性肿瘤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现阶段,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并根据病理情况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其中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因其副作用小,机制明确,疗效也不比其他治疗手段差而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然而,内分泌治疗在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较常见的肌肉、骨骼、关节疼痛。大约一半的早期乳腺癌女性会出现骨关节痛的症状,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关节痛这件事情。

什么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或影响其发挥作用从而抑制乳腺肿瘤细胞分裂增殖的乳腺癌辅助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

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其主要对象是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此外也包括受体状况不能明确的病人。

内分泌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内分泌药物的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为抗雌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常用于绝经期前患者,服药近期可能出现恶心、潮热、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服药远期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癌、血栓形成、视网膜病变等。第二类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副作用,常用于绝经期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潮热、腹泻、恶心、皮疹、骨质疏松、骨折等。第三类为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主要副作用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男性化体征发育等。

为什么会导致关节痛?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或阻碍雌激素在体内发挥作用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但雌激素具有促进对钙的吸收、促进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故长期应用内分泌药物治疗,抑制了雌激素对其他组织(如骨骼)的保护效应,加快了骨质丢失,使骨量减少,继而出现全身骨骼酸麻无力、关节钝痛等症状,甚至发生骨质疏松与脆性骨折等不良事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及护理产生的费用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出现关节痛该么办?

关节痛不一定是内分泌药物引起的,建议患者先查一下骨扫描,以防骨转移的出现。如果骨扫描没问题,可以考虑拍片看看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如果是骨质疏松出现了关节痛,就很正常了,是一种很常见的反应。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关节痛的发生率达到60%以上,一般在治疗后数周至10个月内出现,往往在半年后达到高峰,之后症状可自然缓解。只要不影响睡眠质量,进行一些常规的补钙就行了;如果关节痛是一直持续加重情况,就得去门诊问诊,遵循医嘱;如果早上起来关节很僵硬,很疼痛的话可以用温水泡一下,使疼痛得到缓解。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补钙不是单纯的补钙,而是同时补(钙/维D/镁)这三种,这样可以加强补钙效果,同时降低复发风险;运动可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含量,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重塑,使骨骼肌肉恢复健康,所以建议补钙时配合运动;建议每天晚上临睡前补钙,这样不仅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增加血液中钙的浓度,还能减少失眠;要低剂量多次补钙,而不是大剂量补钙。

如何预防关节痛?

预防乳腺癌治疗所导致的关节痛,所有乳腺癌患者都应进行生活方式上的干预。

首先,对于乳腺癌患者首确诊、化疗、内分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骨密度、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及时干预。

其次,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每日进行适当的锻炼、晒晒太阳;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戒烟、戒酒,不大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特别要注意防止跌倒和身体猛烈撞击。

最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进行骨质疏松和骨质风险的评估,且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查。对于骨密度检测结果评估为中高危患者,除需改善生活方式外,必要时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本文作者: 章蔚 绍兴市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关节痛是怎么回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肿瘤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肿瘤体检
营养推荐
最新文章

标签云

首 页 首 页
首 页
问 答 问 答
问 答
客 服 客 服
客服
药 物 药 物
好 药
资 讯 资 讯
资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