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转移的发生率为65%~75%。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及生活质量降低是常见并发症。那么一侧乳房得乳腺癌,容易发生对侧转移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对侧乳腺发生转移的这种风险还真存在,在临床当中,我们遇到对侧发生乳腺癌的这种情况,大部分还是都是对侧乳房新发的。一侧得乳腺癌以后,对侧乳房新发乳腺癌的这种风险,一般情况它和普通人群比较,应该是增加4到5倍的。
对侧乳腺癌发生的几率有多高?
有研究显示:一侧患有乳腺癌的患者,5年、10年、15年、20年后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分别为:3%、6.1%、9.1%、12%,相当于每年增加0.6%的危险性。
另外还有一组研究追踪发现:大约4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为乳腺癌后的1~4年发生了对侧乳腺癌,30%的患者发生于初次诊断后5~9年,还有30%的患者在10年后发现了对侧乳腺癌。
从以上研究不难发现,尽管治疗后有些患者已经生存了5年、10年,但是狡猾的癌细胞还是会“卷土重来”,给另一侧健康的乳房带来威胁。为了保护身体不再经历一次痛苦的循环,找出对侧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对预防癌症的发生十分关键。
乳腺癌对侧复发的因素
近10年来,对侧乳腺癌在北欧国家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了30%左右。这不禁惹人思考,难道对侧乳腺癌“怕冷”吗?
当然不是因为天气和环境的因素啦。分析数据后发现,女性对侧乳腺癌的发生,与初次确诊时的年龄、激素受体情况、初诊时肿瘤大小、治疗情况、家族遗传史等密切相关。
●分子分型和病理特征
那为什么ER阴性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几率还是比较高呢?我们先将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群体划分为三种类型,逐一来解释。
ER阴性可分为: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以及ER阴性、PR阳性乳腺癌三种类型。
据统计,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是所有乳腺癌人群的1.4倍,HER2阳性患者,如果ER和PR受体均为阴性,那么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将会比ER、PR均为阳性的患者高出2倍以上。
此外,在乳腺癌的肿瘤类型中,80%以上的患者经过病理检查,都是浸润性导管癌。在这其中,传统观点认为,浸润性小叶癌具有多中心、多病灶、双侧的特点,需要严格监测。
●家族史
家族史与乳腺癌的发生紧密相关,如果一级亲属患有对侧乳腺癌,那么这位患者患此病的风险可增加1.5~2倍。
一般来说,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一般均伴有BRCA基因突变。
有研究表明,有家族史、且伴有BRCA1/2突变的患者在初次确诊乳腺癌25年后,发生对侧乳腺癌的累计风险可高达47.4%。
●确诊年龄
研究显示,确诊年龄每增加一岁,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便会降低0.5%。在发病风险的部分,我们也发现了时间可以累计发病风险。这可能与年轻患者的治疗需求、年龄增长与自身激素变化、生活环境及习惯有较大关系。
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不愿意再回到打点滴、吃药、动刀子的日子,所以,预防对侧乳腺癌、防止乳腺癌转移便是大家终身的课题。无论如何,规范治疗、定期复查是广大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制胜之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
本文作者: 江琴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