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化疗治疗药物有很多,今天我们来把最常见的5-氟尿嘧啶、
卡培他滨、替吉奥3种药物进行大对比,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不同。
药物组分有何不同?
替吉奥:由替加氟(FT)、吉美嘧啶(CDHP)和奥替拉西钾(OXO)三种成分以1:0.4:1的摩尔比组成复方。
卡培他滨:为5-氟尿嘧啶(5-FU)的前药,在体外相对无细胞毒性,在体内肝酶的作用下转化为5-FU,作为口服药物,能模拟持续静脉注射5-FU。
5-氟尿嘧啶(5-Fu):氟尿嘧啶是5-氟尿嘧啶溶于注射用水并加氢氧化钠的无菌溶液,溶液的pH约为8.9。氟尿嘧啶是尿嘧啶的同类物,尿嘧啶是核糖核酸的一个组分。
适应证有何不同?
替吉奥:批准用于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仅用于适合使用替吉奥与顺铂联合化疗的患者。另据临床用药须知提示,替吉奥可用于晚期头颈癌。
卡培他滨: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单药治疗对紫杉醇及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均耐药或对紫杉醇耐药和不能再使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不能手术的晚期或者转移性胃癌。
5-FU对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子宫颈癌、肝癌、膀胱癌、皮肤癌(局部涂抹)外阴白斑(局部涂抹)等均有一定疗效。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和胃肠道肿瘤手术辅助治疗,也用于一些非手术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尤其是那些胃肠道、乳腺、头颈部、肝、泌尿系统和胰腺的恶性肿瘤。
药物间相互作用有何不同?
替吉奥:不得与其它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含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抗真菌药氟胞嘧啶及索利夫定或溴夫定等抗病毒药等合用,可能导致严重造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替吉奥停药后,必须有至少7天的洗脱期,才可使用上述药物;上述药物停药后须经历适当洗脱期,才能使用替吉奥。
替加氟可抑制苯妥英的代谢,从而导致苯妥英血药浓度升高,合用时可能发生苯妥英中毒。替吉奥可能增强华法令钾的作用,合用时须注意凝血功能的变化。
卡培他滨:甲酰四氢叶酸增加5-氟尿嘧啶的浓度,并可能增强其毒性。对于同时服用卡培他滨和香豆素类衍生物抗凝药如华法令和苯丙香豆素的患者,应该频繁监测抗凝反应指标,如INR或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卡培他滨不应与索立夫定或其类似物同时给药,后者结束到开始卡培他滨治疗之间必须有至少4周等待期。
5-氟尿嘧啶:与甲酰四氢叶酸或顺铂合用,其抗肿瘤疗效明显提高。5-氟尿嘧啶与甲氨蝶呤亦存在相互作用。氟尿嘧啶用药在先,甲氨蝶呤用药在后则产生抵抗;反之,先用甲氨蝶呤,4小时~6小时后再用氟尿嘧啶则产生抗肿瘤协同作用。
当MTX用在5-FU前,可增加5-FU活性。
干扰素:减少胸苷酸合成酶的“反跳”合成。
醛氢叶酸:增强对胸苷合成酶的抑制。顺铂:增强DNA链断裂,继发配对减少,增强对胸苷合成酶的抑制。
不良反应有何不同?
替吉奥:与传统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不同,替吉奥的剂量限制毒性(DLT)是骨髓抑制,其他重要不良反应包括溶血性贫血、食欲减少,可能导致重度肝功能异常,如暴发性肝炎。
卡培他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厌食、胃肠道反应(必须预防脱水,并且在脱水出现时及时纠正)、疲劳困倦及手足综合征。
5-氟尿嘧啶:常见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胃炎、腹痛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注射局部有疼痛、静脉炎或动脉内膜炎;其他:常有脱发、红斑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手足综合征及暂时性小脑运动失调,偶有影响心脏功能。
用法用量有何不同?
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决定成人的首次剂量(BSA<1.25m2,每次40mg;1.25m2 ≤BSA<1.5m2,每次50mg;BSA≥1.5m2,每次60mg),一天2次,早晚餐后口服,连续给药28天,休息14天,6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卡培他滨:推荐剂量为1250mg/m2,一天2次,餐后30分钟内用水吞服,治疗2周后停药1周,3周为一个疗程。
5-氟尿嘧啶:氟尿嘧啶作静脉推注与滴注所用剂量相差甚大,必须注意。推注剂量一般为每日10mg~12mg/kg,连用3~5日,然后改用每次5mg~10mg/kg,隔1~2日1次,疗程量5g~7g。亦有主张每周1次静注10mg~15mg/kg作为维持量。静滴,如每日用到15mg~30mg/kg时,每次滴注时间不得短于6~8小时,此量不能用于推注,以10日为1疗程。胸腹腔内注射0.75g~1g/次,5~7日1次。瘤内注射,如用于宫颈癌等,0.25g~0.5g/次,可以注射器直接应用,不必稀释。口服,0.15g~0.3g/日,分次服,疗程量10g~15g。此外,还可用5%~10%软膏或20%霜剂外敷。
以上就是对三种药物的简易对比,当然患者具体使用哪种药物,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医生的诊断来进行合理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