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健康资讯  >  知识科普  > 

OFS—绝经前女性的福音!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有约210万例新诊断的女性乳腺癌病例,约占女性癌症病例的1/4,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70~74岁达到发病高峰,中位年龄为64岁。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曲线呈现双峰状态,在50岁及70岁都显示出发病的高峰,中位发病年龄为48~50岁,比西方国家提前了5~10岁。

乳腺癌分子分型显示,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占比最高,其中Luminal型患者占比高达83%,而针对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何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标准规范的卵巢功能抑制(OFS)治疗,成为了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OFS治疗的魔力。

pexels-tima-miroshnichenko-5407206.jpg

一.关于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

早期乳腺癌目前在临床上出现复发的概率非常低,所谓早期乳腺癌,按照目前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就是所说的Ⅰ期乳腺癌,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和医疗技术水平,对于Ⅰ期乳腺癌及时行手术根治切除,配合术后综合治疗等,多数医院可以做到80%-90%以上的五年生存率,也就是临床治愈率,甚至有更高的治愈率报道。所以,早期乳腺癌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的手术根治切除,配合术后综合治疗,可以获得临床治愈,也就是早期乳腺癌作为恶性肿瘤有复发的可能,但复发概率比较低,及时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完全可以获得治愈。

二.OFS治疗

乳腺癌OFS是指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这是针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的一种内分泌的治疗手段,通过OFS也就是卵巢功能抑制可以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人工绝经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卵巢功能抑制主要包括三种手段,手术去势、放射治疗去势以及药物去势,而药物去势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也是副作用最小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戈舍瑞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去势也是常用的手段。

一般推荐于年轻的患者,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均呈阳性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等高风险复发可能性的患者接受OFS治疗,均有不错疗效。

较2015年乳腺癌NCCN3版指南有所不同,2016年乳腺癌NCCN1版指出,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使用5年TAM联合或不联合卵巢去势,也就是OFS由2B升级为I级证据,随后若出于绝经状态,则考虑换5年芳香2化酶抑制剂治疗或额外5年TAM治疗,若未绝经,可观察或考虑再延长10年TAM治疗。

1.他莫昔芬

TAM是选择性ER拮抗剂,进入人体内后会活化为恩度昔芬,同雌二醇竞争性结合ER,可能下调雌激素的表达,在过去30年,TAM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TAM通过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侧乳腺癌发生风险以及远处转移风险,进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

2.拖瑞米芬

拖瑞米芬和TAM一样同为ER拮抗剂,通过竞争性地与乳腺癌细胞浆内的ER相结合,形成药物E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再与雌激素依赖基因相结合,从而阻止细胞的分化,繁殖。

3.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阻断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减少雌激素的产生。在一次专家投票中,超过半数的专家建议年龄在35岁以下的或者肿瘤分级三级的患者,预后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OFS联合芳香抑制剂,远期毒性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无论是卵巢功能一直联合AI还是联合ATM,改善乳腺癌患者获益的结果都不太一致。

卵巢功能抑制(OFS)作为绝经前乳腺癌的治疗已经有百余年历史,近年来。国际上开展的多向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卵巢功能抑制在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的地位,但如何精准选择OFS的联合方案及获益人群则一直是临床实践中争议的焦点。

摄图网_500913678_女性健康(非企业商用).jpg

综上,OFS是一种卵巢抑制的手段,不只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手段。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医生通常会采用OFS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绝经前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医生会使用卵巢抑制剂来抑制患者的卵巢功能,所以具体怎么使用,还是谨遵医嘱吧。

 

转载请注明:OFS—绝经前女性的福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肿瘤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肿瘤体检
营养推荐
最新文章

标签云

首 页 首 页
首 页
问 答 问 答
问 答
客 服 客 服
客服
药 物 药 物
好 药
资 讯 资 讯
资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