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恶性癌肿都不陌生,而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癌肿之一。据调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骨肉瘤病例在确诊时已出现肺内转移,因此,早期诊断对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均非常重要。那么,对于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
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是什么?
1、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发病率在原发性骨肿瘤中占第二位。好发年龄为10~25岁时,男性略多于女性。头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为常见。骨肉瘤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肺转移,预后差。
X线性检查(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溶骨或成骨偏侧长骨干骺端,或两者都有变化,形状不同,模糊不清;骨皮质损伤和瘤骨形成;骨膜反应:Codman三角、「日光放射」胸片:有助于肺转移的早期发现。
2、CT:它可以显示骨损伤和肿瘤内部骨化的程度,也可以显示肿瘤的血液运输、肿瘤与相邻血管的关系以及骨和软组织的范围。
3、MRI:对软组织的清晰显示在术前化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示肿瘤入软组织、骨髓腔侵入、跳跃病变的发现等。
4、DSA:为识别肿瘤血供及进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5、ECT、PET-CT:肿瘤的大小和转移病变可以确定,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应用PET-CT对肿瘤进行辅助分期、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
所有疑似骨肉瘤患者的标准诊断步骤应包括: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碱性磷酸酶等)(X线平片、病变部位MRI及CT扫描),骨扫描,最终诊断需要病理诊断。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突出症状是肿瘤部位疼痛,其他症状局部可出现肿胀,在疼痛部位触及肿块,伴有明显的疼痛感。以及身体发热不适等症状,体重明显的下降等全身症状,骨转移早期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在骨转移晚期,当癌细胞大面积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骨转移的疼痛常表现为部位固定,疼痛剧烈。
2.患有软骨肉瘤的患者会在骨骼表面形成肿块。然而,中间块的表面有一个软组织,包围了整个肿块和骨骼。这种软组织和骨骼没有很强的粘附性。形成的肿块一般是圆形的,质地相对坚硬。这种疾病很容易出现在人体躯干骨骼中。提醒患者,这种疾病一开始一般都比较小,不容易发现。
3.长管状骨中的软骨肉瘤是该病的常见类型。患此病后,骨骺闭合后,肿瘤会侵入骨骺,并可能导致患者骨痛。如果压迫神经,也会导致放射性疼痛。
4.软骨肉瘤病程一般较慢。有时疼痛不是特别明显,但患者活动有限,有时会导致肢体麻木。此外,肿瘤生长越来越大后,可能会压迫内脏,导致患者体内多处疼痛。
5.这种疾病引起的疼痛主要是钝性疼痛,从间歇性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生病后,局部检查可发现肿块,也会突出皮肤表面。此时,一般不会感到压痛,但皮肤发红非常明显。
以上就是本篇“骨肉瘤检查的标准是什么,骨肉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