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晚期常会发生远处转移,而骨骼是除肺和肝脏外,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70%-80%的恶性肿瘤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特别是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骨折、脊髓压迫,甚至瘫痪等,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骨转移,在常规抗肿瘤治疗基础上,还必须及时启动骨保护治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治疗骨转移的新武器——地舒单抗,它被一些患者称为护骨神药!它到底神奇在哪里呢?且看下文解读!
“护骨神药”,地舒单抗如何护骨?
针对肿瘤患者,地舒单抗在我国主要用于:预防肿瘤骨转移所导致的相关症状如疼痛、骨折、瘫痪等;以及不可手术切除的骨巨细胞瘤或者手术切除后可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成人和骨髓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
地舒单抗之所以被称为“骨保护神药”首先是因为它独特的作用机制。
骨转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3个基本要素:癌细胞、破骨细胞以及提供癌细胞生长的骨基质。转移性癌细胞不能直接破坏骨质,其发生转移首先要激活破骨细胞,造成肿瘤性骨质破坏,才能进一步种植生长。
而破骨细胞表面存在一种蛋白质,名叫RANKL,它起到活跃破骨细胞的作用。因此针对骨转移,靶向RANKL就成为一个很好的治疗选择。地舒单抗正是与RNAKL结合,阻止破骨细胞的激活,从而防治恶性肿瘤骨转移。同时,地舒单抗还有抗肿瘤的作用。因为RANKL不仅作用于破骨细胞,还作用于骨肿瘤细胞。地舒单抗还可以与骨肿瘤细胞上的RANKL受体结合,抑制骨肿瘤的发生与转移,起到直接杀伤骨肿瘤的作用。
“互护骨药”,地舒单抗有哪些优势?
长久以来,以唑来膦酸为代表的双膦酸盐是骨转移的标准治疗药物。地舒单抗的出现,为预防骨转移相关事件SRE(疼痛、骨折、脊髓压迫,甚至截肢、瘫痪等)又添一利器。为何称地舒单抗号称“骨保护神药”?它与唑来膦酸又有哪些区别?
1.疗效更突出
地舒单抗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骨靶向药,能更好地预防肿瘤骨转移所致相关症状(SRE)如骨折、疼痛、瘫痪等。地舒单抗不仅作用于破骨细胞,还作用于破骨细胞的前体和肿瘤细胞;而唑来膦酸仅作用于破骨细胞。在既往几项大型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中,地舒单抗均表现优异。
对比唑来膦酸组:
1.在乳腺癌中:地舒单抗组首次发生骨转移引发SRE(骨转移相关事件)的时间延长了18%,多次SRE的风险降低了23%。
2.在肺癌中:地舒单抗组显著延迟骨并发症时间达6个月,减少首次及随后SRE15%。
并将所有肺癌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了1.2个月,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5个月。
3.在前列腺癌中:地舒单抗组首次发生SRE的时间延长了18%,首次和多次出现SRE的风险降低了1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唑来膦酸组,地舒单抗组的骨转化指标降低得更明显。
2.安全性良好,不经肾脏代谢
唑来膦酸是小分子药物,其在体内的清除,主要经肾脏排泄。长期使用对肾脏负担较大,会损害肾功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因此使唑来膦酸的使用范围和长期应用受到了限制。地舒单抗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由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异物等)系统清除,不经过肾脏清除,不会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在安全性上表现良好。试验数据亦表明,肾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的患者(包括接受透析的患者),对地舒单抗在体内的代谢及药效无影响。
2.针对骨巨细胞瘤,120mg每4周一次,皮下注射,在第一个月治疗期间的第八天及第十五天分别再给予120mg。
在目前的疫情常态下,地舒单抗便捷的治疗方式使得患者无需再住院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地舒单抗虽好,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