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健康资讯  >  知识科普  >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发布,强调规范化病理诊断是基石(二)

与其他肿瘤相比,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分子分型指导乳腺癌标准化、规范化临床治疗措施,患者将可以有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来说,病理诊断除了要作出疾病的明确判断,还要针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临床根据不同的组织学和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指南》对乳腺癌病理诊断的整个流程都进行了规范化推荐。

介绍了《指南》最新乳腺癌病理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准确的组织学分型对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指南》将乳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分为:

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微浸润性癌、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多形性)、小管癌、筛状癌、黏液癌、黏液性囊腺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化生性癌、罕见的及涎腺类型的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上皮—肌上皮肿瘤、非浸润性小叶肿瘤、导管原位癌(派杰氏病、伴大汗腺分化、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印戒样、透明细胞样)、乳头状病变、良性上皮增生及前驱性病变、腺病和良性硬化性病变和腺瘤。

 

 

组织学分级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多项研究显示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与预后明确相关。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浸润性癌病理分级系统是改良的Scarff-Bloom-Richardson组织计分系统。

根据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象计数三项重要指标,每项指标分别独立评估,各给予1~3分,相加后根据总分将浸润性癌划分为三个级别。对于导管原位癌(DCIS),病理报告中应包括分级,并建议反映是否存在坏死,组织学结构、病变大小或范围、切缘状况。

转载请注明: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发布,强调规范化病理诊断是基石(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肿瘤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肿瘤体检
营养推荐
最新文章

标签云

首 页 首 页
首 页
问 答 问 答
问 答
客 服 客 服
客服
药 物 药 物
好 药
资 讯 资 讯
资 讯